消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,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最直观的反映。在“3.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,环翠区消费者协会整理了部分典型案例,提醒大家警惕消费陷阱。前不久,市民李老太花了4288元购买保健品,吃了一部分感觉没有效果想找商家退款,却没想到买时容易退钱难。
原来,前段时间李老太听说某养生店保健品搞促销,商家宣称其能够治疗关节炎,无效退款。李老太一听动心了,按照4288元的优惠价买了两种保健品,但服用之后发现没有效果,于是想把剩下的保健品退掉,但与商家就退款金额发生了争执。商家虽然承诺无效退款,但在退款时要求,已经使用的保健品按原价扣款,李老太认为她是按优惠价买的,该按优惠价扣款。
争执无果,李老太只好投诉商家。随后,环翠区市场监管局立刻展开调查,发现李老太对购买的保健品商品属性等信息了解得并不全面,商家也确实存在不良经营行为。
最后,在工作人员的调解下,商家按照李老太购买的优惠价格扣除了款项,退给了李老太2900元,此次消费纠纷得到圆满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