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环翠区财政立足“依法合规、诚实信用、提质增效”目标,加快政府采购制度体系、服务手段和监管模式建设,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持续向好。
一、夯基垒土,政府采购制度体系立得住。转发《政府采购负面清单》《关于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》等制度办法;不再向诚信记录良好的供应商收取投标保证金,切实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;推行政府采购供应商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等证明告知承诺制,不再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凭书面承诺书即可参加政府采购活动;采购人积极采取预留份额、强制采购、优先采购等措施,落实支持绿色采购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目标;政府采购预留给中小企业的份额比例由30%提高至45%,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70%,2022年中小微企业合同中标金额占比达到94.6%。非预留份额采购标包给予小微企业价格扣除优惠由6%—10%提高至10%—20%,最大限度维护供应商、采购人合法权益。
二、提质增效,政府采购服务手段跟得上。搭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,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担保服务,截至目前,累计融资金额2056万元;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推进乡村产业振兴,2022年全区各级各级预算单位、镇街办事处在“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”完成订单交易182笔,采购交易金额250.88万元,超额完成2022年预留份额目标;发布供应商质疑、投诉指引,进一步畅通供应商救济渠道;推动网上商城升级改造,优化采购流程,赋予采购人更大的自主选择权。2022年网上商城采购项目529宗,成交金额757万元,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覆盖面,实现政府采购与预算、国库支付的无缝衔接。
三、流程再造,政府采购监督模式守得牢。强化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日常监督,完善政府采购计划备案、方式变更等内部审核流程;转发市级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标准,集中采购项目由往年的35项减少至30项,其中货物类22项、服务类8项,赋予采购人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采购空间,提升采购效率;对政府采购政策法规、业务流程进行精细化、目录化、电子化梳理再造,全面推行“一网通办”;综合运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,加强政府采购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,不断提升政府采购质效,进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。